焦虑症通过规范治疗一般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具体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体差异有关。多数患者经系统性干预后症状可显著缓解,社会功能基本恢复。
1、治疗方式的规范性
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常用药物包括SSRIs类(如帕罗西汀、舍曲林)、SNRIs类(文拉法辛)及苯二氮䓬类(劳拉西泮)等,需持续用药6-12个月。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通过纠正错误认知改善焦虑循环。
2、病因消除程度
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在原发病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但广泛性焦虑障碍等原发性焦虑症存在复发倾向,约30%患者在停药后可能出现症状反复。
3、个体维持治疗依从性
巩固治疗期需定期复诊调整用药,配合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自我调节。研究显示坚持1年以上规范治疗的患者,5年内复发率可降低至15%以下。
焦虑症属于慢性易复发性疾病,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期间应建立症状日记监测病情变化,出现睡眠障碍加重或心悸震颤等症状反复时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多数患者通过医患协作能有效控制症状,维持正常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