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患者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外用药物等进行治疗,必要时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或营养神经药物。具体用药方案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避免自行用药。
1、非甾体抗炎药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炎症反应和疼痛。常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刺激,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2、肌肉松弛剂
针对局部肌肉痉挛引起的筋膜张力增高,可选用氯唑沙宗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递质传递,缓解肌肉紧张状态,但可能引发嗜睡等不良反应。
3、外用药物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区域,通过皮肤渗透发挥抗炎镇痛作用。外用制剂全身吸收较少,适合症状较轻或合并胃肠道疾病患者。
4、糖皮质激素
对于顽固性疼痛或急性炎症期,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进行局部封闭治疗。需严格掌握注射剂量和频次,避免反复使用导致肌腱脆性增加。
5、营养神经药物
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神经营养剂可改善局部神经受压或炎症刺激引发的异常感觉,促进神经纤维修复,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期间建议配合休息制动和物理治疗,急性期应避免患处过度负重或反复牵拉。若用药后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或疼痛持续加重超过2周,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用药者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特别是合并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