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是否可以通过手术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部分患者经医生评估后,可能适合通过手术方式改善症状,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1、慢性肥厚性鼻炎
若患者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导致持续性鼻塞、头痛,且对减充血剂无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等,通过缩小鼻甲体积改善通气。术后需配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黏膜水肿。
2、鼻中隔偏曲
若鼻塞、流涕等症状由鼻中隔严重偏曲引起,且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该手术通过矫正偏曲的骨和软骨,恢复鼻腔正常结构,有效率可达80%以上,但存在术后出血、鼻腔粘连等风险。
3、过敏性鼻炎
此类患者通常首选药物治疗和过敏原回避,但对于合并鼻息肉、鼻窦炎或鼻腔结构异常者,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需注意单纯过敏性鼻炎不推荐手术,术后仍需坚持抗过敏治疗。
建议鼻炎患者先到耳鼻喉科完善鼻内镜、过敏原检测等检查。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符合手术指征,医生会根据鼻腔解剖特点和病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用力擤鼻或接触刺激性气体,同时遵医嘱使用鼻用激素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