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是怎么回事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清肌酸激酶偏高可能与剧烈运动等生理性原因有关,也可能由心肌梗死、肌肉疾病或药物影响等病理性因素引起。具体原因需结合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判断。

1、剧烈运动

短时间内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细胞轻微损伤,释放肌酸激酶进入血液,引起指标暂时性升高。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治疗,适当休息后数值可逐渐恢复正常。

2、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坏死时会释放大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患者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需及时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

3、肌肉疾病

多发性肌炎、横纹肌溶解症等疾病会导致肌细胞广泛破坏。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症状,肌电图检查显示异常电位。治疗可选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

4、药物影响

长期服用他汀类调脂药可能引起药物性肌损伤,表现为肌酸激酶升高伴肌肉酸痛。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如更换为依折麦布片等替代药物,必要时联合护肝治疗。

若发现肌酸激酶持续升高,建议及时进行肌钙蛋白检测、肌肉MRI或肌肉活检等检查。日常应避免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服用可能影响肌肉代谢的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确诊病理性因素后应严格遵循治疗方案,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