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否会引起发烧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多数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但存在个体差异。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与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
支原体感染后是否出现发烧主要与感染严重程度及个体免疫力相关。当支原体侵入人体后,会释放毒素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炎性因子,这些物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可能引发体温升高。儿童及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相较于成人更易出现38℃-39℃的中度发热,且可能持续3-5日。部分成年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无明显体温异常。
临床数据显示约60%-70%的肺炎支原体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其中约20%患者体温可超过39℃。若未及时进行规范治疗,支原体持续释放致病物质,可能引发反复发热或高热不退的情况。老年患者或存在基础疾病者由于免疫力低下,可能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表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
确诊支原体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热超过38.5℃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ml以上饮水量,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措施。若儿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呼吸急促等情况,应立即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胸片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