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碍的表现主要包括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日间功能受损以及异常行为或体验等,具体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1、入睡困难
患者通常表现为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仍难以入睡,可能伴随反复思考、焦虑或烦躁情绪。部分人群因长期压力或环境改变,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性增高,从而影响睡眠启动过程。
2、睡眠维持困难
这类患者夜间频繁觉醒,觉醒时间超过5分钟且次数达2次以上,可能与环境噪音、呼吸系统疾病或慢性疼痛有关。深睡眠时间缩短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出现觉醒后疲乏感。
3、早醒
患者比预定起床时间提前30分钟至2小时醒来且无法再度入睡,常见于抑郁症或老年人群。这与生物钟调节异常、褪黑素分泌紊乱存在关联,可能伴随情绪低落等心理症状。
4、日间功能受损
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减退。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化症状,这与睡眠周期中恢复性睡眠不足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
5、异常行为或体验
包括梦游、夜惊、睡眠呼吸暂停等特殊表现。快速眼动睡眠期可能出现梦境行为异常,如肢体剧烈活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会出现夜间憋醒、鼾声中断等现象。
若长期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到睡眠医学科或神经内科就诊,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明确诊断。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