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区别是什么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两者区别主要体现在概念来源、尿液酸碱变化及饮食影响等方面。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不存在绝对的酸碱体质,体液酸碱度会通过自身调节维持平衡。

1、概念来源

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并非医学概念,而是源于某些非科学理论。人体不同体液如血液、胃液、尿液等各有特定pH值范围,例如血液pH稳定在7.35-7.45的弱碱性状态,这种平衡由肺、肾脏等器官共同调节,不会因饮食或生活习惯发生显著改变。

2、尿液酸碱变化

饮食中的蛋白质、蔬菜等食物代谢后可能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短期内可能影响尿液pH值。例如摄入大量肉类后,尿液中酸性代谢物可能增多;多吃蔬菜水果时,尿液中碱性成分可能增加。但这种变化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并非体质改变。

3、饮食影响

某些特殊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代谢性疾病可能影响酸碱平衡,但需通过医疗手段诊断治疗。健康人群无需刻意追求“碱性食物”,长期过度限制某类食物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日常保持膳食均衡,摄入谷物、蔬果、优质蛋白等多种食物即可满足营养需求。若出现口渴、乏力等疑似酸碱失衡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而非自行判断体质类型,避免轻信不实宣传购买调节酸碱度的保健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