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脉搏正常值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具体数值可能因年龄、身体状况及活动状态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
脉搏是体表可触摸到的动脉搏动,反映心脏跳动频率及节律。婴幼儿及儿童新陈代谢较快,心率普遍高于成人,如新生儿正常脉搏可达120~140次/分钟。老年人因心脏功能减退,静息心率可能偏高。长期进行耐力训练的运动员由于心肌收缩力增强,静息脉搏可低于60次/分钟。测量时应处于平静状态,避免运动、情绪激动或发热等干扰因素。若发现脉搏持续低于60次/分钟或超过100次/分钟,或伴有心悸、头晕等症状,需考虑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情况,此时脉率可能与实际心率不一致,需通过心电图进一步确认。
日常建议在晨起未活动时测量脉搏,使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桡动脉处计数1分钟。若脉搏异常伴随胸闷、晕厥等情况,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者,需遵医嘱定期监测心率和脉搏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