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容易醉可能与个体酒精代谢较快、酒精耐受性较高或肝脏功能较好等因素有关,建议日常避免酗酒,减少对身体的损害。若饮酒后出现明显不适,需及时就医处理。
1、酒精代谢较快
人体主要通过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分解酒精,若体内这两种酶的活性较高,尤其是基因决定的乙醛脱氢酶活性强,酒精会被快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延缓醉酒状态的出现。此类人群饮酒后可能表现为面色正常、头晕症状较轻。
2、酒精耐受性较高
长期或频繁饮酒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酒精的敏感性降低,身体逐渐适应酒精的刺激,即使摄入较多酒精也不会立即出现明显醉酒反应。但这种耐受性并不代表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减少,长期酗酒仍可能引发肝硬化、胰腺炎等疾病。
3、肝脏功能较好
肝脏是代谢酒精的主要器官,肝功能健康的人群对酒精的分解能力相对较强。但需注意,即使未出现醉酒症状,酒精仍会对肝脏细胞造成损害,长期过量饮酒可能导致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
日常饮酒应控制摄入量,男性每日酒精量不宜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避免空腹饮酒或混合饮用不同种类的酒,饮酒后可适当饮用蜂蜜水或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代谢。若饮酒后出现持续腹痛、呕血或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遵医嘱使用护肝片、水飞蓟宾胶囊等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