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微生物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常见于呼吸道和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其病原体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主要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
1、支原体微生物
支原体是已知最小的原核生物,缺乏细胞壁结构。这种特性使其对青霉素类抗生素天然耐药,但对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较敏感,需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感染类型。
2、呼吸道与泌尿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发咳嗽、发热等非典型肺炎症状,病程常持续2-3周。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导致尿道炎,表现为尿痛、尿频等症状,女性可能出现宫颈炎或盆腔炎。
3、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患者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在密闭空间易造成群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多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共用毛巾等间接接触感染,潜伏期通常为1-3周。
日常需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咳嗽患者。出现持续咳嗽、泌尿系统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咽拭子或尿液检测,确诊后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多西环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治疗期间应完成规定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