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肝脏弥漫性改变?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肝脏弥漫性改变是影像学检查中对肝脏组织广泛性异常的描述,通常提示存在脂肪浸润、炎症或纤维化等病变。其形成可能与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相关,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诊断。

1、影像学特征

肝脏弥漫性改变在B超或CT中表现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密度不均匀等征象。这种改变反映肝细胞受损后出现的脂肪变性、炎性细胞浸润或结缔组织增生等病理过程,但无法单独作为确诊依据。

2、常见病因

长期酗酒、肥胖等因素导致的脂肪肝是主要诱因,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引发弥漫性改变。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细胞广泛炎症坏死,以及肝硬化后期的纤维组织增生,均可呈现此类影像学表现。

3、相关疾病

该表现常见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疾病进程。部分药物性肝损伤、肝豆状核变性等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发肝脏弥漫性结构异常。

发现此类影像学改变时,应及时进行肝功能检测、病毒血清学检查或肝脏弹性成像等进一步评估。日常需注意戒酒、控制体重,避免盲目服用损肝药物,确诊后应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并定期复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