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链霉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链霉素耐药性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药物滥用或不当使用以及细菌代谢途径改变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1、基因突变

链霉素通过结合细菌核糖体特定靶点发挥抗菌作用。当细菌的rpsL等基因发生突变时,核糖体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导致药物无法有效结合。这种情况常见于长期使用链霉素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使得突变菌株在药物选择压力下存活并增殖。

2、药物滥用或不当使用

在农业、畜牧业中过量使用链霉素作为促生长剂,或患者未按规范完成疗程,容易使细菌长期暴露于亚致死剂量。这种环境会筛选出具有耐药基因的菌株,并通过基因水平转移在菌群中扩散耐药性。

3、细菌代谢途径改变

部分细菌通过产生磷酸转移酶、腺苷转移酶等修饰酶,直接将链霉素分子化学修饰使其失活。此外,细菌外膜孔蛋白表达减少或主动外排泵功能增强,也会降低药物在菌体内的有效浓度。

为减少耐药性产生,应严格限制链霉素在非医疗领域的使用。临床治疗时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药,确保足量足疗程使用。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提前停药,医疗机构需加强耐药菌监测,通过规范用药延缓耐药菌株的传播。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