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龙胆泻肝汤方歌如何体现治则治法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龙胆泻肝汤方歌通过药物配伍体现了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的治则治法。方中药物组合遵循清热与利湿并重、泻中有补的组方思路,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龙胆草为君

方歌首句“龙胆泻肝”点明君药龙胆草的核心地位,其性味苦寒直入肝胆经,既能清肝胆实火,又可利肝胆湿热,体现“苦寒直折”的治则。现代研究证实龙胆草中的龙胆苦苷具有抗炎、保肝作用,佐证其泻火除湿功效。

2、黄芩栀子为臣

方中黄芩清上焦火、栀子泻三焦热,二者助君药增强清热泻火之力,符合“火郁发之”的治法。栀子的利湿功效与龙胆草形成协同作用,共同针对湿热病机。药理学研究显示栀子苷能抑制NF-κB炎症通路,解释其协同清热机制。

3、泽泻木通车前子佐助

这三味利水渗湿药构成“给邪出路”的重要环节,通过利小便使湿热从下而解,体现“分消走泄”的治疗思想。现代药效学表明三者均含环烯醚萜类成分,能调节水通道蛋白表达促进利尿。

4、当归生地柴胡为使

滋阴养血药与疏肝药的配伍彰显“泻中寓补”的立方智慧,既防苦燥渗利伤阴,又顺肝体阴用阳之性。柴胡的升散之性可防凉遏太过,符合“火郁则发之”的治疗原则。流式细胞术研究显示该配伍能调节Th17/Treg细胞平衡,印证其免疫调节作用。

该方歌通过严谨的组方结构,将清、利、养、疏四法有机融合,既遵循“实则泻之”的基本治则,又体现湿热病机分层治疗的策略,其多靶点调节网络已得到代谢组学研究证实,为经典方剂配伍理论的现代阐释提供了范例。临床应用时需注意苦寒药物不宜久服,中病即止,必要时配伍健脾和胃之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