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慢性肠胃炎患者如何调整饮食缓解症状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慢性肠胃炎患者调整饮食通常需注意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食物以及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胃肠负担并促进症状缓解。具体调整方案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差异制定。

1、少食多餐

慢性肠胃炎患者胃肠功能较弱,建议将每日三餐调整为5-6次进食,每餐控制在200-300ml容量。这种方式可减少单次进食量,避免胃酸过度分泌及胃肠压力过大。注意避免暴饮暴食,两餐间隔建议保持2-3小时,晚间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2、选择易消化食物

优先选择低纤维、低脂肪的细软食物,如大米粥、面条、蒸鸡蛋羹等。建议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温加工。蛋白质来源可选择去皮鸡肉、鳕鱼等白肉,蔬菜可选用胡萝卜、南瓜等根茎类,水果以香蕉、苹果等低果酸品种为宜。急性发作期需暂时限制乳制品摄入。

3、避免刺激性食物

严格忌口辣椒、花椒等辛辣调料,避免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减少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含亚硝酸盐食物的摄入,控制食物温度在35-40℃之间,避免过冷或过烫。高脂肪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等可能加重消化负担,建议替换为橄榄油、亚麻籽油等优质脂肪。

慢性肠胃炎患者需同时避免吸烟,保持规律作息,餐后适当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若出现持续腹痛、便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饮食调整需配合医生建议的药物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变程度。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