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妈妈在饮食上一般需要避免酒精、高致敏性食物、含咖啡因的饮品、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以及高糖高脂食物等,以降低对婴儿健康的影响,同时需保持营养均衡。
1、酒精
酒精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影响其神经发育和睡眠质量。哺乳期应严格避免饮用酒类,包括米酒、啤酒等,若因特殊情况需摄入,建议停止哺乳24小时以上。
2、高致敏性食物
如海鲜、牛奶、花生等可能增加婴儿过敏风险。若家族有过敏史或婴儿出现湿疹、腹泻等症状,需排查食物并暂时回避。但无需盲目忌口,可少量尝试后观察婴儿反应。
3、含咖啡因的饮品
咖啡、浓茶或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可能使婴儿烦躁不安。建议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约为一杯240毫升咖啡的含量,且避免在哺乳前饮用。
4、生冷或未煮熟的食物
生鱼片、溏心蛋等可能携带细菌或寄生虫,易引发妈妈肠胃炎,间接影响哺乳。食物需充分加热,避免食用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
5、高糖高脂食物
蛋糕、油炸食品等可能降低母乳质量,导致婴儿消化不良。过量摄入还可能影响妈妈产后恢复,建议用坚果、低糖水果等健康零食替代。
母乳妈妈需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和水分,适量补充鱼类、瘦肉、豆制品及新鲜蔬果。若婴儿出现异常哭闹、皮疹或排便异常,应及时记录饮食并咨询医生调整膳食方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