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供血不足患者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西药或中药进行干预。西药以改善血流、抗血小板为主,中药则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必要时需结合手术治疗。
1、西药治疗
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预防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片,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血流量。伴有高脂血症者可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等降脂药物,但需根据患者基础疾病制定个体化方案。
2、中药治疗
复方丹参滴丸含丹参、三七等成分,具有活血通络作用。银杏叶提取物片能改善脑部微循环,缓解头晕症状。血塞通软胶囊由三七总皂苷组成,适用于瘀血阻络型患者。需注意中药需辨证施治,风寒头痛者不宜使用活血类药物。
3、其他治疗方式
颈动脉狭窄超过70%时需评估血管介入治疗,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饮食应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
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西药与中药联用时需间隔1小时以上服用。若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预警症状,应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切勿自行搭配用药,抗血小板药物与活血类中药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