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通常包括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以及显微镜检查等项目,能够帮助评估泌尿系统及代谢状况。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合理饮食,并遵循医生指导留取合格标本。
1、一般性状检查
主要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等外观特征。正常新鲜尿液多为淡黄色且清澈透明,若出现红色可能提示血尿,浑浊可能与结晶、细菌或细胞成分增多有关。此外,尿量、比重等指标也在此类检查中记录,例如尿比重异常可能反映肾脏浓缩功能问题。
2、化学检查
通过试纸条快速检测尿液中pH值、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等指标。蛋白质阳性可能提示肾炎或肾病,葡萄糖异常需警惕糖尿病,而酮体升高常见于代谢异常状态如糖尿病酮症。亚硝酸盐阳性可能与泌尿系统细菌感染相关。
3、显微镜检查
将尿液离心后观察沉渣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及微生物等。每高倍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可能提示泌尿系出血,白细胞增多常与感染相关。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或轻度肾脏损伤,而颗粒管型、细胞管型多与肾实质病变有关。
尿常规检查需使用清洁容器采集晨尿中段标本,女性应避开月经期。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若发现异常项目,建议及时咨询专科医生,进一步完善泌尿系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