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结果异常时,一般需要通过复查确认、对症处理、抗感染治疗、调整生活习惯以及专科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结合异常指标类型、症状及病因制定方案。
1、复查确认结果
尿常规易受标本污染、饮水不足、剧烈运动等干扰,若首次检查异常但无不适症状,建议间隔1~2周后复查晨尿,排除检测误差或生理性因素。
2、对症处理
若尿蛋白升高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有关,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原发病。尿潜血阳性需结合泌尿系超声排查结石或炎症。
3、抗感染治疗
尿白细胞增多且伴尿频、尿痛时,提示尿路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疗程通常3~7天。
4、调整生活习惯
日常需避免憋尿,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减少高盐、高糖饮食。女性应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尿液污染。
5、专科治疗
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等疾病,需转诊肾内科或泌尿外科,进行肾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针对性治疗,并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
出现尿常规异常时,建议及时携带报告单至泌尿内科就诊,完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培养等检查。切忌自行服用药物掩盖病情,肾功能异常者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备孕或妊娠期女性应主动告知医生特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