嗪类药物通常不用于治疗抑郁症。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类型,具体疗效因人而异,需遵医嘱使用。
抑郁症的治疗药物需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进行选择。例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药物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改善情绪低落和焦虑症状。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双通道药物对伴有躯体疼痛的患者效果较好。对于睡眠障碍明显的患者,米氮平、曲唑酮等具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可能更合适。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因副作用较多,现多作为二线选择。
患者应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期间需注意定期复诊评估疗效。药物通常需要2-4周才能起效,治疗周期至少持续6-12个月。若出现严重副作用或疗效不佳,医生会调整用药方案。配合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获得更好疗效,不建议自行更换或停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