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饮食调理在治疗抑郁中起什么作用

黄鹏 精神科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三甲

饮食调理在治疗抑郁中一般具有辅助改善症状、补充必需营养、调节肠道菌群、促进神经递质合成、减轻炎症反应等作用。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并可能对情绪调节产生积极影响。

1、辅助改善症状

部分食物中含有的色氨酸、Omega-3脂肪酸等成分可能对情绪调节有帮助。例如深海鱼类中的DHA可参与神经细胞膜构成,坚果类食物中的镁元素可能缓解焦虑情绪,香蕉等水果含有的生物胺类物质可能间接影响情绪状态。

2、补充必需营养

抑郁患者常伴有B族维生素、维生素D、锌等营养素的缺乏。乳制品和蛋黄中的维生素D有助于调节神经内分泌,全谷物中的B族维生素可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贝壳类海鲜中的锌元素参与多种酶促反应。

3、调节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可能改善肠道环境,膳食纤维丰富的果蔬可促进益生菌增殖,进而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

4、促进神经递质合成

蛋白质食物提供的色氨酸是合成5-羟色胺的前体物质。禽肉、豆类等优质蛋白摄入有助于维持神经递质平衡,乳制品中的钙质参与神经冲动传导,黑巧克力中的苯乙胺可能暂时改善情绪。

5、减轻炎症反应

慢性炎症状态与抑郁发生发展相关。浆果类食物中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橄榄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姜黄中的姜黄素可能抑制炎症反应通路。

需要注意的是,饮食调理不能替代专业抗抑郁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综合措施。建议患者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必要时可咨询临床营养师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