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灼热通常需要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影像学检查、尿道镜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具体检查项目需由医生根据症状和病史综合判断。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初步筛查尿道灼热原因的重要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可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或炎症。若尿液中白细胞计数升高,常提示存在感染;红细胞增多可能与尿路结石或损伤有关。
2、尿培养
尿培养用于明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医生会采集清洁中段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若结果呈阳性且菌落计数达标,可确诊尿路感染。该检查能帮助选择针对性抗生素,例如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或呋喃妥因等。
3、影像学检查
当怀疑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结石时,需进行超声、CT或X线检查。超声可观察肾脏、膀胱形态及尿路梗阻情况;CT能清晰显示小结石或肿瘤;静脉尿路造影则用于评估尿路通畅性,尤其适用于反复感染或血尿患者。
4、尿道镜检查
对于反复发作或病因不明的尿道灼热,医生可能建议尿道镜检查。通过插入纤细的内窥镜直接观察尿道黏膜,可发现尿道狭窄、息肉或慢性炎症等病变,必要时可同时进行组织活检以排除肿瘤。
5、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肾功能检测。血常规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全身性感染;肾功能异常可能反映肾脏受损;C反应蛋白增高则说明体内存在炎症反应,有助于评估感染严重程度。
出现尿道灼热症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检查前需遵医嘱做好准备工作,例如尿培养需留取晨起中段尿,影像学检查可能需要提前憋尿。日常应注意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憋尿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