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如何解释其成因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虚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中医认为其成因主要涉及先天不足、房劳过度、久病伤肾、情志失调以及饮食不节等方面。患者可能因体质差异或生活习惯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证型表现。

1、先天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若父母体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可能导致胎儿禀赋不足,肾中精气亏虚。这类人群自幼可能表现为发育迟缓、体质虚弱,成年后易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2、房劳过度

频繁房事或自慰过度会直接耗损肾精,导致肾阴肾阳失衡。长期消耗可能引发遗精滑泄、性功能减退等问题,严重时可能出现未老先衰的表现。

3、久病伤肾

慢性疾病迁延不愈会损耗气血,最终累及肾脏。例如糖尿病患者后期常伴随肾虚症状,肺结核患者可能出现肺肾两虚,这类患者多伴有原发病症状和全身机能衰退。

4、情志失调

长期恐惧、焦虑等情绪会影响气机运行,导致肾气封藏失职。中医认为“恐伤肾”,持续精神压力可能引发夜尿频多、遗精、注意力不集中等肾气不固的表现。

5、饮食不节

过食寒凉或肥甘厚味会损伤脾胃,后天之本受损则无法充养先天之肾。长期偏食生冷可能导致肾阳虚衰,而嗜食辛辣则易耗伤肾阴,这类患者常伴有消化系统症状。

日常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或纵欲。出现明显腰酸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状时,建议到中医科就诊,通过把脉辨证后使用金匮肾气丸、左归丸等中药调理,用药期间需禁食生冷油腻食物。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