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炎患者的尿液变化通常可通过观察颜色、泡沫、尿量等方面进行识别,常见的异常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尿量减少或增多等。具体识别方法如下:
1、血尿
尿液可能呈洗肉水色或茶色,静置后不会自然消失。肉眼血尿容易识别,而镜下血尿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红细胞计数升高。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尿痛或排尿灼热感。
2、蛋白尿
尿液表面出现细密泡沫且久不消散,类似啤酒泡沫。排尿时可见泡沫堆积在便池边缘,持续30分钟以上不消退。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超过0.15g可确诊,严重时尿液可能呈现浑浊状态。
3、尿量变化
急性肾炎可能出现尿量骤减(24小时小于400ml),慢性肾炎后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可通过记录每日排尿次数和总量监测,突然出现排尿间隔超过8小时需警惕。
4、尿色异常
除血尿外,尿液可能呈现深黄色(浓缩尿)或乳白色(合并感染)。感染性肾炎可能出现脓尿,尿液混浊度增加,静置后可见沉淀物分层。
若发现尿液颜色持续异常、泡沫增多或排尿习惯改变,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尿蛋白定量及肾脏B超检查。日常应注意观察晨尿状态,留取中段尿检测更准确。确诊肾炎后需定期复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监测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