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黄与熟地黄作为地黄的不同炮制品,在功效上有显著差异。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等作用;熟地黄性温,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等功效,需根据体质和病症选择使用。
1、清热凉血
生地黄性寒,归心、肝、肾经,能清解营血分热毒,常用于温病发热或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症状。例如高热伴舌红绛、皮肤斑疹时,可配伍玄参等药物缓解热毒症状。
2、养阴生津
生地黄质地润泽,可通过滋养胃阴、肾阴改善津液不足。对于热病后期口干舌燥、内热消渴等症状,常与麦冬、沙参同用,缓解阴虚火旺引起的口渴、便秘等症。
3、补血滋阴
熟地黄经酒蒸制后转为温性,补益力增强,能填补肝肾精血。适用于面色苍白、月经量少等血虚证,常与当归、白芍配伍,如四物汤即用于调补营血。
4、益精填髓
熟地黄可入肾经,通过滋补肾精改善早衰症状。对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或须发早白,常与山茱萸、枸杞子同用,如六味地黄丸即取其填精益髓之效。
5、调节药性差异
生地黄清热不伤阴,适合实热证;熟地黄滋腻碍胃,需配伍砂仁等理气药。脾胃虚寒者慎用生地黄,而痰湿重者应避免过量使用熟地黄,防止加重湿滞。
使用地黄类药物需经中医辨证,生地黄多用于急性热证,熟地黄侧重慢性虚损调理。两者均需避免长期过量服用,湿热体质者需调整配伍,出现消化不良等反应时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