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解释瞤动现象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认为瞤动现象通常与气血不足、肝风内动、痰热扰动等原因有关,属于肌肉不自主跳动的异常表现。具体机制需结合患者体质及伴随症状综合分析。

1、气血不足

中医认为气血是濡养肌肉的重要物质。当过度劳累或久病体虚导致气血耗损时,肌肉失于濡养可出现局部瞤动,常伴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此类情况可遵医嘱使用八珍汤、归脾汤等方剂补益气血。

2、肝风内动

情志不畅或肝肾阴虚导致肝阳上亢,虚风内动时易引发肌肉瞤动,多见于眼睑、面部等部位,常伴头晕目眩、耳鸣等症状。临床上常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平肝熄风类药物调理。

3、痰热扰动

饮食不节或湿热内蕴可生痰浊,痰热互结阻滞经络时,可能引起肌肉异常跳动,多伴随口苦黏腻、舌苔黄腻等热象。治疗时可选用黄连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等清热化痰方剂。

出现持续性或加重的瞤动现象时,建议到正规中医机构就诊。中医师会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根据证型选择针灸、中药等治疗方案,患者不宜自行盲目使用药物或偏方。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