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糖尿病饮食如何调理血糖更有效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需通过科学搭配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通常可以采取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合理分配餐次、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以及控制脂肪摄入等方法,以达到稳定血糖的目的。

1、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

糖尿病患者每日碳水摄入量建议占总热量45%-60%,优先选择全谷物、糙米等复杂碳水化合物。需严格限制精制糖及高糖食品如糕点、含糖饮料,避免餐后血糖快速升高。可采取食物交换份法计算每日摄入量,例如用50g燕麦替换等量白米饭。

2、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g膳食纤维可延缓糖分吸收,推荐食用西兰花、芹菜等非淀粉类蔬菜,以及黄豆、鹰嘴豆等豆类。研究显示,每增加10g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5%。需注意逐步增加摄入量,避免胃肠不适。

3、合理分配餐次

采用三餐两点制,每餐主食控制在50-75g(生重),加餐可选15g坚果或200ml无糖酸奶。晚餐与次日早餐间隔不宜超过10小时,睡前加餐量需计入全天总热量。建议早餐占每日总热量20%,午餐35%,晚餐30%,加餐15%。

4、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

优先选择GI值≤55的食物如大麦、荞麦、苹果等。注意食物加工方式,保留完整谷物的GI值比精加工低30%。可将高GI食物与蛋白质、脂肪搭配食用,如米饭搭配鱼肉,能使餐后血糖曲线更平稳。

5、控制脂肪摄入

每日脂肪供能比应小于30%,饱和脂肪酸小于7%。减少动物油脂摄入,增加深海鱼、亚麻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需警惕隐形脂肪,如烘焙食品中的起酥油。建议采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避免煎炸。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建议每3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配合运动治疗。具体饮食计划需由营养师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出现血糖波动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科普文章,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