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的药物治疗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常见方法包括日常护理、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治疗及对因治疗等。建议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1、日常护理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可用温水清洗后擦干。瘙痒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减少局部摩擦。若伴随分泌物增多,需及时清洗并更换护垫。
2、局部用药
真菌感染可选用硝酸咪康唑栓等抗真菌药物。过敏性瘙痒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但连续使用不超过1周。细菌性阴道炎可遵医嘱用盐酸克林霉素乳膏,合并皲裂时可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
3、口服药物
过敏体质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抗组胺药。真菌性阴道炎需配合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口服抗真菌药。严重细菌感染可服用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
4、物理治疗
顽固性瘙痒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激光治疗或微波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伴有外阴白斑者可尝试局部液氮冷冻治疗,但需在正规医院进行操作。
5、对因治疗
糖尿病导致的外阴瘙痒需控制血糖,滴虫性阴道炎需口服甲硝唑片,老年性阴道炎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衣原体感染需使用阿奇霉素片,合并宫颈炎者需同步治疗。
出现外阴瘙痒需避免搔抓,忌用热水烫洗。用药3天无改善或伴有异常分泌物、溃疡时,应及时进行白带常规、阴道镜等检查。妊娠期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B类用药,月经期暂停阴道给药。长期使用激素类药膏可能引发皮肤萎缩,需严格遵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