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原因有关。青春期后男性精液自然生成,偶发性遗精属于正常现象,但频繁发生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
遗精的生理性诱因主要与性刺激有关。长期观看色情内容、频繁性幻想可能刺激大脑皮层性兴奋中枢,导致睡眠中无意识射精。性器官敏感性增高也是常见因素,如包皮过长者龟头黏膜长期被包裹,接触内裤摩擦时易诱发遗精反射。精囊充盈理论认为,精液正常代谢周期为7-10天,当精液蓄积达到生理容量时,可能通过梦遗方式排出。
2、前列腺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白细胞增多,炎症刺激会导致生殖道敏感性增强。这类遗精多伴有尿频、尿急、会阴部胀痛等症状,夜间可能发生2-3次遗精。确诊需进行前列腺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
3、精囊炎
病原体感染引发的精囊充血水肿,会使精囊壁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加。患者在遗精时可能发现精液呈粉红色,伴有下腹部坠胀感。诊断需结合精囊超声和精液常规检查,治疗常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布洛芬缓释片等药物,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频繁遗精(每周超过3次)或伴随血精、疼痛等症状时,建议到泌尿外科就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疲劳,减少性刺激接触,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规律作息。病理性遗精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原发病,避免自行服用补肾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