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患者出现发热症状时,一般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热药物,同时配合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缓解其他症状。需注意药物选择需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不可自行用药。
1、对乙酰氨基酚
该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解热镇痛作用,适用于胃肠型感冒伴38.5℃以上的发热。相较于其他解热镇痛药,其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小,但需注意用药间隔应至少间隔4-6小时。
2、布洛芬
作为非甾体抗炎药,具有退热、镇痛双重作用,适用于无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因可能增加胃肠道刺激,建议与食物同服,对于频繁呕吐的患者可考虑栓剂剂型。
3、蒙脱石散
该药物可吸附消化道内的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通过减少病原体对肠道的刺激改善腹泻症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1-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4、口服补液盐
针对发热伴随的体液丢失,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建议按照说明书比例调配,少量多次服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加重胃肠负担。
5、益生菌制剂
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腹泻症状。需使用温水送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时使用,必要时需间隔2-3小时。
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尿量明显减少等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血常规、电解质等检查。治疗期间应注意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适当增加米汤、面片等易消化食物的摄入。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24小时内同种退热药使用不得超过4次,若体温反复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