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缓解,药物治疗通常能有效缓解症状。常见治疗方式包括调整饮食、热敷、使用抑酸药或胃黏膜保护剂等,但需明确病因后遵医嘱进行。
1、调整饮食
胃疼发作时需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规律进食,少量多餐,避免空腹或暴饮暴食加重胃黏膜刺激。
2、物理治疗
使用40℃左右的热水袋局部热敷上腹部,可缓解胃部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疼痛,每次热敷15-20分钟,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
3、药物治疗
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胃酸过多引起的灼痛;铝碳酸镁能中和胃酸并保护胃黏膜,可快速缓解疼痛;多潘立酮可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胀引发的隐痛。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服药掩盖病情。
4、中医治疗
针灸足三里穴、中脘等穴位可调节胃肠功能,中药如香砂养胃丸、气滞胃痛颗粒等对功能性胃痛有一定效果,需经中医师辨证施治。
5、对因治疗
若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采用四联疗法根除治疗;胃溃疡患者需规范使用抑酸药6-8周;胃食管反流患者需配合促动力药治疗。
胃疼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情况时,需立即就医。药物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胃癌、胰腺炎等严重疾病需针对性治疗。建议完善胃镜、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避免长期自行服用止痛药导致胃黏膜损伤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