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药物选择需注意药物过敏、特定疾病状态、特殊人群等禁忌,可能出现局部刺激、全身反应、过敏等副作用。雾化治疗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但需严格遵循适应症和用药规范。
1、药物过敏禁忌
若患者对特定雾化药物存在过敏史,如对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成分过敏,需禁用相关药物。使用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初次用药建议在医疗监护下进行。过敏反应可能引发皮疹、喉头水肿等严重症状。
2、疾病相关禁忌
青光眼患者禁用异丙托溴铵等抗胆碱能药物,因可能升高眼压。严重心律失常者需慎用β2受体激动剂类支气管扩张剂。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制剂,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3、特殊人群禁忌
孕妇使用盐酸氨溴索等黏液溶解剂需评估风险,哺乳期妇女使用布地奈德需暂停哺乳。早产儿及2岁以下婴幼儿慎用高渗盐水雾化,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4、局部刺激反应
常见口腔黏膜干燥、声嘶、咳嗽加重等局部副作用,与药物沉积刺激有关。使用面罩雾化后应及时洗脸,含激素类药物雾化后需清水漱口以减少真菌感染风险。
5、系统性副作用
长期大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儿童生长速度,β2受体激动剂过量使用可能引发心悸、震颤。抗菌药物可能产生耳肾毒性,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雾化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治疗期间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心率异常等不良反应,出现异常应及时停药并就诊。定期清洗雾化器避免交叉感染,注意药物配伍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