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预防病理性心动要注意哪些生活习惯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预防病理性心跳异常需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控制基础疾病、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以及管理情绪等方面。

1、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是诱发心律失常的高危因素。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等,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3.9-6.1mmol/L。定期监测心电图可早期发现心脏传导异常。

2、健康饮食

每日钠盐摄入量建议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增加菠菜、燕麦等膳食纤维摄入,每日保证300-500克蔬菜。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其富含的ω-3脂肪酸可降低20%心律失常风险。控制咖啡因饮料每日不超过400ml。

3、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心率建议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诱发室性早搏,运动前后需进行10分钟热身和放松。

4、戒烟限酒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使心率加快15-20次/分钟,增加房颤风险。饮酒量应限制在男性每日乙醇25克、女性15克以内。长期酗酒会导致酒精性心肌病,表现为左心室扩大和QT间期延长。

5、管理情绪

急性精神压力可使儿茶酚胺水平升高3-5倍,诱发窦性心动过速。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等减压训练,将静息心率维持在60-100次/分钟。焦虑症患者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必要时在心理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

伴有胸闷、心悸持续超过5分钟或伴随头晕症状时,应及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已确诊心律失常者应避免擅自停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