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可能与药物过量有关,但并非所有情况均由药物因素引起。药物过量是心脏骤停的风险因素之一,但心脏本身疾病、电解质紊乱、严重创伤等也可能导致该情况发生。
1、药物过量
部分药物过量使用可能直接或间接引发心脏骤停。例如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地高辛过量可导致严重心动过缓或室颤;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会抑制钠离子通道,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阿片类药物过量可能通过抑制呼吸中枢引发缺氧性心脏骤停。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
2、心脏疾病
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是心脏骤停最常见原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心肌缺血可能突发室颤,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易发恶性心律失常。这类患者即使未接触药物,也存在较高心脏骤停风险。
3、其他因素
严重高钾血症可直接抑制心肌电活动,血钾高于7.0mmol/L时可能引发心脏停搏。此外触电、溺水等意外事故造成的心肌电生理紊乱,或应激性心肌病产生的儿茶酚胺风暴,均可能成为诱发因素。
若出现突发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等心脏骤停表现,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实施心肺复苏。存在长期服药史者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用药期间若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