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眩晕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饮食调理以及情志调适等,具体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患者需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1、中药治疗

根据证型不同,常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归脾汤等方剂。如痰湿中阻型眩晕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祛痰化湿,肝阳上亢型选用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气血亏虚者则宜用归脾汤补益气血。具体药物需经中医师四诊合参后开具。

2、针灸疗法

常取百会、风池、太冲、内关等穴位。实证眩晕多采用泻法针刺,虚证可配合艾灸。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调节前庭系统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对颈源性眩晕效果显著。

3、推拿按摩

通过点按头维、太阳、印堂等头部穴位,配合颈项部拿捏手法,可疏通经络气血。对于颈性眩晕患者,推拿能松解颈部肌肉紧张,改善椎动脉血供,但需注意操作力度和手法。

4、饮食调理

痰湿者宜食薏苡仁、赤小豆等健脾利湿之品,忌肥甘厚味;肝阳亢者可用菊花、决明子代茶饮;气血不足者可食用红枣、山药等补益食材。推荐食疗方如天麻炖乌鸡、黄芪枸杞粥等。

5、情志调适

中医认为七情过极可致肝阳上亢或气血逆乱。建议通过五音疗法、八段锦等调节情志,避免恼怒、焦虑等情绪波动,保持作息规律有助于眩晕康复。

日常应注意避免突然起坐、长时间低头等诱发因素,眩晕发作期需卧床休息。若伴有头痛加剧、肢体麻木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诊完善检查。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定期复诊,根据体质变化调整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