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乙肝尚无法通过新药治愈患者,但医学界在抗病毒治疗和功能性治愈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现有药物主要通过长期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疾病进展,而彻底清除病毒仍面临诸多挑战。
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形成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难以根治的核心原因。现有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和干扰素类药物仅能抑制病毒复制,无法彻底清除cccDNA。当前研究聚焦于联合用药策略,如核苷类药物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可将部分患者的表面抗原清除率提升至3%-10%。新兴的靶向治疗包括衣壳抑制剂(如JNJ-6379)、siRNA药物(如VIR-2218)和治疗性疫苗(如GSK'AS)等,在II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降低表面抗原水平的潜力。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动物模型中已实现cccDNA的特异性切割,但存在脱靶效应和递送效率等技术瓶颈。免疫调节领域,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正处于早期临床研究阶段。根据全球乙肝治愈路线图预测,实现30%-50%的临床治愈率可能需至2030年,而彻底清除病毒的目标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患者应严格遵循现有抗病毒方案,定期监测病毒载量和肝脏弹性指标,同时关注权威医学机构发布的临床试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