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不治疗可能会引发病情加重、并发症风险增加以及器官功能受损等严重后果,具体表现因疾病类型而异。若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
1、病情加重
疾病早期未及时干预,可能从急性进展为慢性状态,例如普通感冒延误治疗可能发展为肺炎,浅表性胃炎长期不处理可能演变为胃溃疡甚至胃穿孔。部分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未规范治疗,可能导致病菌扩散至全身,形成多器官结核病灶,增加治疗难度。
2、并发症风险增加
未经控制的糖尿病可能引发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未治疗的牙周炎可能成为感染灶,引发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阑尾炎未及时手术可能发生化脓穿孔,导致弥漫性腹膜炎甚至感染性休克。
3、器官功能受损
长期高血压不治疗可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诱发脑出血、心力衰竭或尿毒症;慢性乙型肝炎未抗病毒治疗可能进展为肝硬化、肝腹水;甲状腺功能亢进未控制可能引发甲亢性心脏病,严重时出现甲状腺危象危及生命。
建议出现持续发热、疼痛、出血、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尽早就诊完善血常规、影像学等检查。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自行停药或中断治疗。日常注意保持健康作息,出现身体异常信号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