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作为一味中药,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利胆退黄等功效,适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疮疡肿毒等症状。
1、泻火除烦
栀子性寒,归心经,能清解心经及三焦郁火。对于温热病邪扰心导致的心烦、躁动不安、失眠等症状,常与淡豆豉等配伍使用,通过苦寒降泄的特性缓解热邪内扰。
2、清热利湿
栀子可清利肝胆及下焦湿热,促进湿热从小便排出。适用于湿热蕴结引起的黄疸、小便短赤涩痛,常与茵陈、大黄等配伍,改善湿热内蕴导致的皮肤发黄、尿液异常。
3、凉血解毒
其寒凉属性可入血分,能清泄血分实热。对于血热妄行引发的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状,以及热毒疮疡、红肿热痛,常与黄芩、黄连等配伍,起到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作用。
4、消肿止痛
栀子外用可凉血散瘀,缓解跌打损伤导致的局部红肿热痛。对于目赤肿痛等症状,可研末调敷或煎水熏洗,通过局部清热作用减轻炎症反应。
5、利胆退黄
现代研究表明栀子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退肝胆湿热引起的黄疸。常与茵陈蒿汤配伍治疗肝胆疾病引发的皮肤巩膜黄染,改善胆汁淤积状态。
使用栀子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根据体质和证型配伍用药。因其性味苦寒,脾胃虚寒及便溏者慎用,避免加重虚寒症状。外用时需注意药物浓度及皮肤反应,出现过敏应立即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