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痛风的常用药物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期的抗炎镇痛药物和缓解期的降尿酸药物,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阶段及患者个体情况决定。常用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别嘌醇、非布司他以及苯溴马隆等。
1、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可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和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关节红肿热痛。通常在发作24小时内使用效果较佳,但需注意其可能引起腹泻、恶心等胃肠道副作用,严重时需调整剂量或停药。
2、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药物可通过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缓解疼痛和炎症反应。适用于无消化道出血风险或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短期使用需警惕胃肠道刺激及肾功能损伤。
3、糖皮质激素
对于无法耐受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炎症。通常采用小剂量口服或关节腔注射,需严格遵循疗程以避免激素依赖或代谢紊乱。
4、别嘌醇与非布司他
两者均为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通过阻断黄嘌呤氧化酶减少尿酸生成。别嘌醇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需警惕过敏反应;非布司他肝代谢为主,适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但可能增加心血管风险。
5、苯溴马隆
该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排泄,适用于尿酸排泄减少型患者。用药期间需大量饮水并碱化尿液,禁用于肾结石或重度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需监测肝功能。
痛风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急性期与缓解期药物不可混淆使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及肝肾功能,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坚持低嘌呤饮食、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限制酒精摄入,尤其避免啤酒及高果糖饮料,以协同控制尿酸水平并减少发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