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长期不安可能引发哪些健康隐患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长期不安可能引发心理障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力下降以及内分泌紊乱等健康隐患,建议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医学检查。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状态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全身器官功能,需引起足够重视。

1、心理障碍

持续不安情绪易发展为焦虑症或抑郁症。大脑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失衡,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临床常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水平。

2、心血管疾病

交感神经持续兴奋会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研究显示长期焦虑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加40%,冠心病发病率提升30%。典型表现为胸闷、心悸,严重时可出现心绞痛,需使用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

3、消化系统疾病

焦虑状态会抑制胃酸分泌并影响肠道蠕动,约60%的焦虑症患者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应激可能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增加胃溃疡发生风险,常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

4、免疫力下降

皮质醇水平持续升高会抑制淋巴细胞活性,使免疫球蛋白IgA分泌减少。数据显示长期焦虑人群感冒频次较常人高2-3倍,疫苗接种效果降低15%-20%,易发生反复感染。

5、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可能引起糖代谢异常,焦虑症患者糖尿病发病率较常人高1.5倍。女性可能出现月经紊乱,男性可能伴有性功能障碍,需进行激素水平检测。

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保持7-8小时规律睡眠,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进行认知行为治疗。若出现持续胸闷、腹痛等躯体症状,应及时到心内科或消化科就诊,完善心电图、胃镜等检查。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