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肚子时喝牛奶可能会引发或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状。腹泻期间肠道功能较弱,乳糖酶活性可能暂时下降,此时摄入牛奶中的乳糖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1、肠道功能受损
腹泻期间小肠黏膜可能因炎症或感染出现损伤,导致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此时饮用牛奶,未被分解的乳糖会直接进入大肠,刺激肠道蠕动并引发腹胀、腹痛等乳糖不耐受反应。
2、乳糖酶活性降低
健康人体内的乳糖酶通常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但急性腹泻期间,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破坏肠黏膜细胞,使乳糖酶分泌量减少50%-70%,这会显著降低乳糖的消化能力。
3、症状叠加风险
牛奶中的乳糖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会产生气体和有机酸,可能加重腹泻次数和腹痛程度。对于婴幼儿或慢性肠病患者,这种双重刺激可能延长病程。
建议腹泻期间暂停饮用普通牛奶,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或发酵乳制品。若需补充营养,可尝试少量饮用酸奶(乳糖含量减少约30%),同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腹泻超过3天或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道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