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菊花菜在中医食疗中有何应用与推荐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菊花菜在中医食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疏散风热、清肝明目、解毒消肿等方面,常被用于调理风热感冒、目赤肿痛等症。其性凉味甘苦,归肝、肺经,既能入药又可作为药膳食材使用。

1、疏散风热

菊花菜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物质,中医认为其具有发散表邪的作用。对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喉肿痛,可用鲜菊花菜30克配伍薄荷5克煎汤代茶饮,通过辛凉解表缓解症状。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

2、清肝明目

菊花菜中富含维生素A原及锌元素,配合其清肝泻火的特性,适用于肝火上炎导致的目赤涩痛。可将干燥菊花菜10克与枸杞15克、决明子6克共同泡水,每日饮用1-2次。对于长时间用眼过度出现的视物模糊,建议搭配猪肝炖汤食用。

3、解毒消肿

鲜品外敷可治疗疮疡肿毒,取新鲜菊花菜叶捣烂后加入少量蜂蜜调敷患处,每日更换2次。内服方面,与金银花、蒲公英各15克配伍煎服,可用于热毒炽盛导致的皮肤疖肿。实验表明其水提物具有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局部红肿热痛。

食用建议以春季采摘的嫩茎叶为佳,推荐制作菊花菜粥(粳米100克+鲜品50克)、凉拌菊花菜(焯水后加麻油、醋调味)。虚寒体质者应配伍生姜3片调和药性,慢性腹泻患者慎用。注意避免与温补类中药如红参、肉桂同服,防止寒热相激。建议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每次鲜品用量控制在50-100克为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