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服用纳豆激酶的安全性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通常不建议自行长期使用。若存在血栓相关疾病或特定需求,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评估风险与获益。
1、出血风险
纳豆激酶具有纤溶活性,可能影响凝血功能。长期服用可能增加异常出血风险,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尤其对于正在使用华法林、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者,或存在血小板减少等凝血功能障碍者,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
2、特殊人群风险
孕妇、哺乳期妇女、围手术期患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缺乏充分的安全性研究数据。这些人群长期服用可能干扰正常生理状态,例如孕妇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手术患者可能增加术中出血量。
3、药物相互作用
纳豆激酶可能增强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的效果,与肝素、氯吡格雷等药物联合使用时需严格监测凝血指标。部分研究显示其可能影响降压药效果,高血压患者长期联用需警惕血压波动。
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建议通过规范药物治疗(如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控制病情,同时定期复查血脂、凝血功能等指标。若考虑使用纳豆激酶作为膳食补充剂,应经心血管专科医生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监测方案,避免与其他保健品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