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脏起搏器术后生活有哪些注意事项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脏起搏器术后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远离强磁场、定期复查等事项,以保障起搏器正常运作并促进恢复。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日常护理,若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

1、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3个月内应限制上肢及胸部的活动幅度,例如避免举重物、打网球等可能牵拉伤口或电极导线的动作。日常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注意运动时心率变化,若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活动。

2、远离强电磁场

需与微波炉、电磁炉保持1米以上距离,过安检时应主动出示起搏器识别卡。禁止接受核磁共振检查(除非安装的是MRI兼容型起搏器),使用电刀、除颤仪等医疗设备前需告知医生体内有起搏器。

3、定期复查维护

出院后第1个月、3个月、6个月需进行程控检测,此后每年复查1次。检测内容包括电池电量、电极阻抗、心率感知功能等,接近电池耗尽期(通常5-10年)时应缩短至每3个月检测1次。

4、伤口护理

术后7天保持切口干燥清洁,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沐浴时建议初期采用擦浴,伤口愈合后可淋浴但需避免强力冲刷起搏器植入部位。

5、药物与监测

需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预防电极血栓形成。每日早晚测量脉搏并记录,若出现脉搏持续低于起搏器设定频率(如低于60次/分),或心悸、黑蒙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患者需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记录起搏器型号、植入日期等信息。注意避免穿紧身衣物摩擦植入部位,睡眠时尽量采用平卧或健侧卧位。术后3个月应进行心脏康复评估,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但需终生避免接触高压电箱、大型发电机等强电磁源环境。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