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射频消融手术是如何操作的治疗过程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射频消融手术是一种通过射频能量消除异常组织的微创介入治疗方式,常用于治疗心律失常、肿瘤等疾病。其操作过程主要包括术前准备、局部麻醉、导管插入与消融、术后处理四个步骤,需由专业医生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完成。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手术适应症,并提前停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术前需保持穿刺部位皮肤清洁,禁食4-6小时,建立静脉通路以便术中给药。

2、局部麻醉

在腹股沟、颈部或桡动脉等穿刺部位注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患者意识清醒但无痛感。消毒铺巾后,医生通过Seldinger技术穿刺血管,过程中可能出现轻微胀痛。

3、导管插入与消融

在X线或超声引导下,将电极导管经血管送至目标区域。通过导管头端的电生理标测技术精准定位病灶,如房室结折返径路或肿瘤边缘。随后释放射频电流(温度50-80℃),使异常细胞发生蛋白变性坏死,单次消融持续30-120秒。

4、术后处理

拔出导管后加压包扎穿刺点,卧床制动6-12小时防止出血。持续心电监测4-24小时,观察有无心悸、胸痛等并发症。术后1周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该手术全程约需1-3小时,具体时长取决于病灶数量和位置。术后3天内可能出现低热、穿刺部位淤青等正常反应。若出现持续胸痛、肢体麻木或发热超过38.5℃,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患者出院后应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影像学检查,评估消融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