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梗阻、需要长期机械通气以及某些疾病的预防性处理。具体适应症需根据患者病情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1、上呼吸道梗阻
当患者因喉部肿瘤、严重喉外伤、双侧声带麻痹或喉部急性炎症导致呼吸困难时,气管切开能迅速建立有效气道。这种情况常见于喉癌、颈部外伤或会厌炎等急症,患者可能出现三凹征、喉喘鸣等危急症状。
2、长期机械通气
对于需要超过1-2周机械通气的患者,如重度颅脑损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或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气管切开可减少喉部损伤。相较于经口插管,能显著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并提高患者舒适度。
3、预防性处理
头颈部大型手术(如喉癌根治术)或严重颌面部外伤时,预防性气管切开可避免术中血性分泌物阻塞气道。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导致吞咽功能障碍者,也可预防误吸风险。
需注意的是,气管切开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出血、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术后需加强气道湿化护理,定期更换套管,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具体手术指征应由呼吸科、耳鼻喉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评估,结合患者基础疾病及预后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