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并非必须手术切除,通常需根据囊肿性质、大小及症状进行判断。多数生理性囊肿可自行消退,而病理性囊肿若存在恶变风险或引发不适则需考虑手术。
1、生理性囊肿
卵巢在月经周期中可能形成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此类囊肿直径通常小于5厘米,无不适症状,可在2-3个月经周期后自然吸收。建议定期进行B超复查,观察囊肿变化,无需特殊干预。
2、病理性囊肿
持续存在且直径超过5厘米的囊肿,或存在内部分隔、乳头状结构的复杂性囊肿,可能属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畸胎瘤等病理类型。此类囊肿若引发腹痛、月经紊乱或压迫膀胱产生尿频等症状,或存在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时,通常需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
3、疑似恶性病变
若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肿血流丰富、边界不清,或伴有腹水等恶性征象,需立即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验。绝经后女性新出现的卵巢囊肿尤其需要警惕,其恶变概率较育龄期女性显著增高。
发现卵巢囊肿后应完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影像学评估。对于暂时无需手术的囊肿,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变化。若在随访期间出现囊肿快速增长、形态改变或新发症状,应及时就诊由妇科医生重新评估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