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中医如何治疗失眠?

胡佳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治疗失眠通常采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饮食调理以及情志调节等方法,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以下为具体治疗方式:

1、中药治疗

根据证型选用不同方剂,心脾两虚者可用归脾汤补益心脾,肝火扰心者适用龙胆泻肝汤清肝泻火,心肾不交者常用天王补心丹滋阴降火。需注意中药配伍需由医师根据舌脉辨证调整,避免自行用药。

2、针灸疗法

常取神门、内关、百会等主穴,配合申脉、照海等八脉交会穴调节阴阳。临床多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改善睡眠结构。研究显示针灸可增加γ-氨基丁酸含量,抑制过度觉醒状态。

3、推拿按摩

运用按揉法作用于印堂至神庭的督脉区域,配合拿捏风池、肩井等穴位。脊柱调理法通过捏脊刺激华佗夹脊穴,调节脏腑功能。建议每日睡前进行15分钟头部按摩,配合涌泉穴擦法引火归元。

4、饮食调理

阴虚火旺者可食用百合莲子羹,心脾两虚者宜用龙眼红枣粥。忌食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品,晚餐建议安排在睡前3小时,避免膏粱厚味影响中焦运化。

5、情志调节

运用五音疗法中羽调音乐(如水乐)安神定志,配合八段锦、呼吸吐纳等导引术。认知行为疗法中睡眠限制法、刺激控制法可与中医情志相参为用。

失眠患者应保持固定作息,创造适宜睡眠环境。治疗期间需定期复诊调方,通常2-4周评估疗效。顽固性失眠需排除器质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注意避免长期使用重镇安神药防止药物依赖,孕妇用药需谨慎配伍。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