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感冒患儿通常可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退热药物、止咳化痰药物、中成药以及营养补充剂等进行治疗。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
1、抗病毒药物
若由流感病毒引起,可选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够抑制病毒复制。但需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且普通感冒病毒通常无需抗病毒治疗。
2、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时,可选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两者均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退热剂。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两次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
3、止咳化痰药物
对于剧烈干咳,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伴有痰液时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但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自行使用镇咳药物,以免抑制排痰。
4、中成药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需辨证使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用药不同。应注意查看成分表,避免与西药发生成分重复导致过量。
5、营养补充剂
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不可替代药物治疗。患病期间应保证水分摄入,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
需特别注意,儿童禁用阿司匹林退热,以免诱发瑞氏综合征。用药期间若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抽搐等情况,需立即前往医院儿科就诊。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