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PRP能治疗哪些疾病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PRP(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通过提取自体血液中的高浓度血小板进行治疗的生物技术,通常用于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其适应症主要包括骨关节疾病、软组织损伤、皮肤问题以及口腔相关疾病等,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骨关节疾病

PRP常用于治疗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等退行性病变。通过注射PRP至关节腔,其中的生长因子可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疼痛并改善活动功能。对于早期或中度的膝关节退变效果较为明显。

2、软组织损伤

肌腱炎、韧带损伤及肌肉拉伤等运动系统问题可通过PRP修复。例如跟腱炎患者接受局部注射后,血小板释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加速肌腱纤维重建,缩短康复周期,尤其适合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损伤病例。

3、皮肤修复

在皮肤科领域,PRP可用于改善雄激素性脱发,通过头皮微针导入刺激毛囊生长。此外,联合激光治疗能促进烧伤、痤疮瘢痕等创面的表皮再生,提升胶原蛋白合成效率,部分患者治疗后皮肤质地明显改善。

4、口腔疾病

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等情况,可通过PRP凝胶填充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在种植牙手术中联合使用能加快骨整合速度,提高种植体稳定性,临床数据显示骨密度增加约20%-30%。

需注意的是,PRP治疗存在禁忌证,如血小板功能障碍、全身感染或肿瘤患者不宜使用。疗程间隔通常为2-4周,多数病症需要3-5次治疗才能显现效果。治疗前应完善凝血功能、感染指标等检查,术后避免剧烈运动或热刺激,出现异常肿胀需及时复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