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制定,通常包括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肝移植等。以下是具体分析:
1、日常调理
日常需避免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如戒酒、减少高脂饮食、避免滥用药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促进肝细胞修复。
2、药物治疗
病毒性肝炎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并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护肝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
3、手术治疗
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时,可能需进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肝癌患者根据肿瘤分期,可实施肝部分切除术或射频消融术。
4、介入治疗
肝癌患者常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通过导管向肿瘤供血动脉注入化疗药物和栓塞剂,抑制肿瘤生长。
5、肝移植
对于终末期肝病、急性肝衰竭或符合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是最终治疗手段,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及术后抗排异治疗。
患者需定期进行肝功能、超声、弹性成像等检查监测病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中药,防止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出现腹水、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